一、“催收不打我,打我爸。”她彻底崩溃了
你可能觉得,欠个三万多还不上,压力不至于大到睡不着觉。
但如果这三万背后,是一天几十通催收电话,是你爸妈接到陌生人质问你还不还钱,是你的微信和银行卡都被盯上了呢?
这位洋钱罐用户,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找到汇邦管家的。
欠款金额不算特别大——大约33111元左右,但她一拖再拖,平台催收开始不走她本人,而是直接打给她父母。
最严重的时候,连她单位的座机都响过,直接打到行政前台。
她说:“我真的不是赖账,我只是一个人扛太久了,实在扛不动了。”
二、她做了这个决定:找人帮忙协商“止催+只联系本人”
她原本尝试自己和平台沟通,但无论是APP页面,还是客服电话,都只回复一句:‘请尽快还款’。
直到她找到我们——汇邦管家,我们帮她做了全面的债务情况梳理和催收状况分析,目标非常明确:
✅ 停止骚扰第三方(尤其是父母)
✅ 催收只联系本人
✅ 不激怒平台、不触发起诉、不继续恶化信用
我们最终和洋钱罐平台达成了一个明确协商结果(配图为证):
📌 协商结果展示(截图已展示)
-
平台名称:洋钱罐
-
总欠款金额:约33111元
-
协商政策:停止催收,仅联系本人,第三方不再被打扰
-
还款状态:可按平台后续指引进行分期处理(后期协商中)
📷 (上图为协商结果截图,来自客户实际反馈)
三、平台为什么愿意“只联系本人”?协商背后其实是专业判断
很多人会问:
“这不是平台应该做的吗?不是说《催收规范》本来就不能打联系人吗?”
现实是——平台有没有权打,是一回事;打不打,是另一回事。
✅ 系统默认自动催收逻辑
大多数网贷平台(洋钱罐、小鹅花钱、宜信系等)在用户逾期超过15天后,系统就可能触发“多渠道催收”:电话、短信、语音外呼、甚至通讯录匹配。
✅ 要让它“只找你一个人”,必须有“人工通道”审批
我们通过专属渠道,提交了客户的困难情况说明 + 联系方式核实表 + 分期意愿表,最终平台愿意:
“在不失联前提下,仅联系本人,不再触达联系人。”
这看起来只是个承诺,但对客户来说,是巨大的心理释放。
四、协商后的改变:不是债解决了,是生活终于能喘口气了
以前:
-
接电话都要用另一个手机号,怕父母误接
-
睡觉怕被凌晨催收吵醒
-
在公司最怕行政找你说“有人找你电话”
现在:
-
所有催收集中打本人,她可以选择理性接听
-
平台不再围绕父母、朋友、工作单位施压
-
我们团队代她继续推进后续分期协商,流程更顺利
五、像她这样的人很多,但知道可以“谈”的人不多
其实,像她这样情况的用户特别多:
不是恶意不还,也不是想逃避,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去谈,可以谈什么,更不知道该怎么谈。
她最开始就是自己试,结果APP申诉失败、客服电话劝说无效,浪费了时间,错过了平台最愿意听你说话的“协商窗口”。
而汇邦管家做的就是:
把你一个人说不通、谈不下来、没人理的事,换个方法、换个流程,我们来替你谈。
六、我们怎么做协商?你关心的重点在这👇
项目 | 汇邦管家的协商方式 |
---|---|
收费模式 | 0定金,协商成功才收费 |
协商平台范围 | 支持支付宝、微粒贷、信用卡、银行贷款、网贷APP等多个平台 |
协商类型 | 分期还款、利息减免、止催、只联系本人、起诉前处理 |
服务内容 | 代沟通、代提交资料、代接催收电话、法律风险预警、协商话术指导等 |
七、你不是失败者,你只是没人告诉你——平台是可以谈的
这位客户不是第一个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催收不是结束,而是开始解决问题的信号。
真正让她走出困境的,不是多还了多少钱,而是终于不再害怕接电话、不再怕家人担心、不再靠“熬”来过日子。
你也是一样。
只要你愿意跨出第一步,我们就愿意替你把这事谈到底。